别 名:苦槐、白头蒿子;
性味归经:味苦,性寒。归心、肺经;
功 效:清热燥湿,止痛,杀虫;
主 治:痢疾,胃痛,白带过多,湿疹,疮疖,顽癣;
产地分布:中国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河南、西藏。
入药部位 : 种子。
性味 : 味苦,性寒。
归经 : 归心、肺经。
功效:性寒,味苦,入胃经,可以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痢
主治:热毒疮疖、溃疡、白带、泻痢等病症,还可以清胃热,可用于治疗胃热、胃脘痛等病症,制成软膏外用,还可以治疗湿疹、顽癣等皮肤疾病。现代医学研究苦豆子还可以镇痛、安神、催眠,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,可以降血脂、降血压。此外,苦豆子还可以抗炎、抗病毒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
苦豆子的种植:
由于苦豆子喜干燥、阳光、耐旱寒,所以可选择地下水位高,土壤呈中性或是碱性的轻盐沙壤土中种植。翻耕土地时深约25cm,适家选用中性或是酸性的肥料(如氮肥用尿素、过磷酸钙),施肥时进行1光灌水,灌水量约为0.24立方米。
播种期,苦豆子的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至30℃,通常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。在苦豆子苗长至10厘米高时进行依据株距10cm进行定苗。生长期适量灌水,在7月中旬追肥,同时这时可以进行人工除草,有还要对病虫害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