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昆明英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       

  

15331714950


云南金银花种植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产品中心 > 黄 芪
黄芪

黄芪

  • 所属分类:黄 芪
  • 浏览次数:
  • 发布日期:2022-09-07 14:00:20
  • 产品概述
  • 药材功效
  • 种植技术

别    名:棉芪,黄耆,独椹,蜀脂,百本,百药棉,黄参,血参;


性味归经:味甘,性微温;归脾、肺经;


功    效:补气固表,托毒排脓,利尿,生肌;


主    治:气虚乏力、久泻脱肛、自汗、水肿、子宫脱垂、慢性肾炎蛋白尿、糖尿病、疮口久不愈合;


产地分布: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黑龙江等地。

入药部位: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。春、秋季采挖,除去泥土、须根及根头,晒至六七成干,理直扎捆后晒干。


性味归经:味甘,性微温;归脾、肺经。


功能主治:补气固表,托毒排脓,利尿,生肌。用于气虚乏力、久泻脱肛黄芪中药材、自汗、水肿、子官脱垂、慢性肾炎蛋白尿、糖尿病、疮口久不愈合。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,增强心肌收缩力,调节血糖含量。


中医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推断并将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,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黄芪含皂甙、蔗糖、多糖、多种氨基酸、叶酸及硒、锌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。


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,改善心肌供血,提高免疫功能,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。


黄芪食用方便,可煎汤,煎膏,浸酒,入菜肴等。


播前准备:

黄芪栽培选择土层深厚、土质疏松、排水良好的黄绵土、黑垆土等。前茬以禾谷类、薯类农作物为好,轮作周期要求三年以上。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耕深25厘米左右,灭茬晒垡,秋后每亩深施碳酸氢铵50公斤后浅耕耙耱。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移栽前深翻耕地,再用旋耕机浅翻一遍,打碎土块,平整地块。

移栽春季移栽时间在3月中旬~4月上旬。移栽前施商用有机肥100kg/亩,纯N10 kg/亩、P2O5肥10kg/亩,结合施基肥再深耕一次。黄芪种植有覆膜和不覆膜2种种植方式。覆膜种植有种前覆膜和种后覆膜2种方式,现大多采用种后覆膜方式,地膜选用幅宽50cm、厚度0.01mm的黑色或白色地膜。种植方式有人工种植和机械种植2种方式。人工种植时,按行距30cm、深10cm开沟,按株距20cm斜摆苗在沟壁上,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,然后用后排开沟土壤覆盖前排黄芪苗,苗头覆土厚度2-3cm。两幅膜逐渐间距 50cm换线,整平地面后,摆放第二排黄芪苗,以此类推,保苗1.3万株/亩。有条件时采用机械种植更方便,省时,省力,出苗后覆盖地膜即可。


灌溉: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在开花结荚期,视土壤墒情灌溉1~2次。


追肥:水地结合灌水追肥,旱地结合降雨进行,移栽出苗期追施纯N 2Kg/亩。 


中耕除草 :

出苗后应及时拔除杂草。5月上旬第一次除草,以后应视杂草生长情况除草2~3次。

病虫害防治防治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,积极采用轮作倒茬灭虫防病技术,推广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。

(1)白粉病

农业防治:①收获后清洁园田,集中烧毁。②实行轮作,忌与豆科等易感作物连作。③合理密植,增施磷、钾肥,提高抗病力。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喷施甲基托布津或苯醚甲环唑,每隔7~10d喷施1次,交替用药,连喷2~3次。

(2)根腐病

农业防治:①轮作倒茬。②对带病种苗进行消毒后再移栽。化学防治: ①用清土(乙酸铜)拌细土撒入地面,进行土壤消毒。②发病初期,用甲基托布津药液灌根。

(3)地下害虫

农业防治:①轮作倒茬。②整地时用石灰进行土壤处理。化学防治:发病时用辛硫磷药液灌根。


收获:移栽后当年收获,具体时间为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,土壤封冻前。当植株茎叶枯萎时,将地上部割掉,留下3~5cm短茬。采挖时在地的一端开60~70cm深的沟,然后翻土,用铁杈或机械采收,防止挖断主根或碰破外皮。


标签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最近浏览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