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 名:益母蒿、坤草、茺蔚;
性味归经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肝、心包、膀胱经;
生长习性:喜温暖较湿润环境,耐严寒。一般土壤均可栽种。以土层深厚、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及排水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;
功 效:活血调经,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;
主 治:月经不调,痛经经闭,恶露不尽,水肿尿少,疮疡肿毒;
产地分布: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入药部位: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。
性味:苦、辛,微寒。
归经:归肝、心包、膀胱经。
功效:具有活血调经,祛瘀止痛,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;临床主治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胎漏难产、胞衣不下、产后血晕、瘀血腹痛、跌打损伤、肾病水肿、小便不利、尿血、痈肿疮疡。
《本草汇言》谓之“行血而不伤新血,养血而不滞淤血”,是妇科常用中药材。它是历代中医用来治疗妇科疾病、益身养颜的良药,全株富含硒、锰等微量元素,具有抗氧化、防衰老、抗疲劳的功效。将干益母草煅制成灰,其色白而细腻,能够吸附表皮毒素及各种刺激性物质,故能够治疗粉刺,且有美白养颜的作用。
禁忌:孕妇慎用。
种植方法:
用种子繁殖。一般采用直播。分秋播和春播。选地施足基肥,翻耕整地做畦,顺畦按行距40厘米,划1厘米的浅沟,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,用锄推平浇水。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,半月可出苗。用中药材播种机,速度快。
田间管理:
苗高6厘米高时,按株距10-15厘米定苗,定苗后,适时松土锄草,小水勤浇。注意培土,以防倒状。抽茎开花时,要追肥一次。
主要病虫害:
在生长中期易发生白粉病和锈病。白粉病可用50%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00-1000倍液喷雾;锈病可用97%敌锈钠200-250倍液喷雾防治。虫害主要有地老虎为害幼苗,可用90%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浇注毒杀。
收获加工:
全草入药为益母草。果实为茺蔚子入药。在夏、秋间花开时,割取地上全草,晒干。果实(充蔚子)在秋季成熟后采收,晒干,去净杂质。